伟德BETVLCTOR1946歡迎您

本科教學

課程信息
當前位置: 首頁 > 本科教學 > 課程信息

電動汽車概論(422011)實驗教學大綱

日期:2021-12-22 14:50:26 作者: 訪問量:

電動汽車概論(422011實驗教學大綱

01.教學單位名稱:伟德BETVLCTOR

02.實驗中心名稱:汽車實驗室

03.課程名稱:電動汽車概論

04.課程代碼:422011

05.課程類别:專業課

06.課程性質:選修

07.課程學時:28學時,其中含實驗4學時

08.課程學分:1.5

09.面向專業:車輛工程

10.實驗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任務和要求

實驗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培養學生具備解決車輛工程領域複雜工程問題所需的電動汽車性能試驗研究的綜合能力與高級思維。通過實踐環節,進一步培養學生以實驗和數據分析方法驗證和評價電動汽車及混合動力汽車的主要關鍵性能,擴充學生對電動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實驗方法及操作流程的理解和認識,為日後走上工作崗位或繼續深造奠定較堅實的車輛工程測試知識基礎。

實驗教學任務

  1. 解讀實驗教學大綱。向學生解讀《電動汽車概論實驗教學大綱》,幫助學生理解實驗教學目的(立德樹人、應掌握知識、具備能力與素質)及其達成途徑(課程實驗)的關系,幫助學生建立實驗學習、實驗考核與實驗素養達成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自查學習行為,調整學習方法并達成學習效果。

  2. 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政治品德修養,珍惜時間,求知問學,明理悟道;志向高遠,不懈奮鬥,樂觀向上,自強不息,培養綜合素質能力和創新思維,樹立健康第一理念,加強體育鍛煉,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全面加強和改進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化育人,提高審美和人文素養,弘揚勞動精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新性勞動。

  3. 《電動汽車概論》課程是車輛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專業選修課,實驗課是本課程的重點教學環節之一。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電動汽車概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設計、控制方法;能夠分析電動汽車的不同方案,并加以分析與選擇;正确地選取設計參數。通過若幹次分組實驗課,結合課堂講授,介紹電動汽車整車及主要總成實驗測試系統的組成、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和常見實驗的操作規程,掌握實驗技能。

  4. 通過實驗課感性認識國内外先進的核心電動汽車動力耦合系統,培養學生了解電動汽車研究與汽車發展趨勢的關系,能夠理解和評價電動汽車車輛工程實踐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實驗教學要求

學生能夠掌握電動汽車整車及電動機、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的基本試驗設計、國标實驗方法和操作技能。通過實驗課感性認識國内外先進的核心電動汽車動力耦合系統,培養學生了解電動汽車研究與汽車發展趨勢的關系,能夠理解和評價電動汽車車輛工程實踐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11.學生應掌握的實驗技術及基本技能

圍繞《電動汽車概論》的動力性、經濟性與整車關鍵部件關系等實驗認識教學,學生應掌握的實驗技術與能力包括:

  1. 掌握電動汽車相關實驗教學所用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和試驗方法;

  2. 能夠正确分析、評價實驗結果;

  3. 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夠驗證和評價電動汽車關鍵總成電機、電池性能特性以及電動汽車整車性能。

     

12. 實驗項目内容、學時分配和每組人數

    1. 實驗項目:混合動力系統試驗台架認識

      項目内容:以汽車實驗室課題組實際的一汽并聯混合動力客車試驗台架為場所,通過現場對照實物講解試驗台架的系統構成,介紹其可進行的試驗測試功能,以及試驗台架的柔性可拓展性。

      實驗學時:2

      實驗類型:認識

      實驗性質:必做

      每組人數:20/

    2. 實驗項目:行星混合動力系統的結構拆解認識

      項目内容:行星混動系統是整個電動汽車最複雜,也是最成功商業應用系統,其中的行星齒輪各構型(太陽輪、行星/、齒)與車動力電機(發電機、電動機)如何耦合,以及整行星混動系統的工作原理需要通過認識試驗加深,并對田行星混動系統在不同時代發展演化趨勢也進行基本直觀認識,鍛煉其了解、評價電動汽車技術發展、環保的内在聯系

      實驗學時:1

      實驗類型:綜合

      實驗性質:必做

      每組人數:20/

    3. 實驗項目:純電動車結構認識

      項目内容:純電動汽車是門課程另一重要分支,電動汽車結構相比混合動力結構要簡單,但其電池采用更複雜容量更大的能量型電池,通過著名TESLA電動動力系統進行基本直觀認識,鍛煉其了解、評價電動汽車技術發展、環保的内在聯系

      實驗學時:1

      實驗類型:綜合

      實驗性質:必做

      每組人數:20/

      1 實驗項目一覽表

序号

實驗項目

内容提要

實驗

類型

學時

分配

主要儀器

 備

實驗

地點

考核形式

1

 

混合動力系統試驗台架的認識以及混合動力整車結構認識

通過現場實物講解試驗台架的系統構成,介紹其可進行的試驗測試功能。并了解車用動電池、電機的基本測試方法;混合動力整車結構認識

演示性講解

2

1、 并聯混合動力客車試驗台架/迪卡隆電池測試系統/AVL電力測功機系統

2、 國産BYD混合動力整車教學儀器

汽車實驗室

試驗報告

2

行星混合動力系統的結構拆解認識

對豐田第一代和第三代THS行星混合動力系統的直觀認識

講解及部分折解

1

THS-ITHS-III教具

汽車實驗室

認識試驗作業

3

純電動車結構認識

對國際知名Tesla 純電動驅動系統掌握

講解

1

Tesla 純電動驅動系統演示教具

汽車實驗室

認識試驗作業

13. 實驗教材或指導書或主要參考資料

試驗教材或指導書:

  1. 陳清泉,孫逢春. 現代電動汽車技術.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2

  2. 陳清泉,孫逢春譯. 混合電動車輛基礎.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3. 高義民.現代電動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車:基本原理、理論和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4. 教師指定參考資料。

14.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标準

考核要求:

主要考核學生對電動汽車實驗原理、操作方法、數據處理方法的掌握和實驗設計及操作能力。

2 《電動汽車概論》課程實驗評分标準

2 實驗報告考核标準

操作規範性,滿分40

0-9

10-19

20-29

30-40

不聽從老師指揮,不配合實驗組工作,幹擾實驗進程。

實驗規劃較差,在老師多次督促下能夠操作儀器,溝通協作能力較差,實驗現場記錄潦草。

實驗規劃較好,能夠在老師指導下操作儀器,溝通協作能力一般,實驗現場記錄較為準确。

實驗規劃得當,過程銜接緊密,能夠主動操作儀器,溝通協作能力較強,實驗現場記錄詳細、準确。

試驗報告的完整性,滿分30

0-10

10-20

20-30

缺少必要的報告項目,項目内容不吻合

具有必要的報告項目,項目内容大緻含蓋,但并不全面,缺少其中部分

包含全部必要項目,各項目内容完整。

試驗報告的準确性,滿分30

0-10

10-20

20-30

根據實驗講解和動手折裝,表述其工作原理有錯誤,不能推導其傳動特性方程,結果錯誤,無數據圖表描述。

根據實驗講解和動手折裝,基本能比較準确表述其工作原理,推導其傳動特性方程,結果基本可信,數據圖表較準确。

根據實驗講解和動手折裝,能夠準确表述其工作原理,推導其傳動特性方程,結果可信,數據圖表準确、表達合理。

考核方式:

根據實驗課的出勤情況、實驗課紀律和實驗報告等綜合評定實驗成績。

成績評定标準:

100分。實驗課成績按20%的比例計入“電動汽車概論”課程總成績。實驗課不及格者,本課程按不及格記。

15.執筆人

曾小華 教授、王鵬宇 副教授  

16.制定日期

2019.12.25

17.審核人

李建華 副教授、李靜教授

18.審核日期

2020.0107

19.學院審定程序說明

經學院教學委員會讨論通過,可執行。

20.學院審定日期

2020.01.14

上一篇:汽車智能化技術(422012)實驗教學大綱

下一篇:汽車試驗學(422004)實驗教學大綱

Baidu
sogou